Uber 开进台北一年,下一步瞄准台中、高雄
Uber 台湾区总经理顾立楷
去年 Inside 率先报导手机叫车服务 Uber 正式进入台湾,想必这一年来,大家对这股搅乱出租车产业一池春水的「小黑」炫风,已经耳熟能详。上周五 Uber 台湾区总经理顾立楷与我们分享 Uber 开入台湾一年的进展,他表示,台北每月搭车人数成长率达到 30%-35%,第一年总叫车次数甚至比发源地旧金山还多,成绩算是相当亮眼。目前已计划拓点台中、高雄,亦从高档轿车 Uber BLACK 开始上路,不过并未透露确切时间。
当务之急:缩短候车时间
今年五月 Uber 平价版 UberX(菁英优步)上路,大大打开 Uber 的知名度,加上国内外出租车大举抗争,新闻不断,反而炒热这个「创新」服务,台湾使用者稳步成长。不过顾立楷表示,台北大众交通相当便利、小黄满街跑,因此跟其它国家比较,台湾人对于等待时间相对敏感,目前台北「市区」的候车时数从刚开始的 10 分钟缩短到 7 分钟。不过距市区较远的地方,比如 Inside 所处的内湖,有时还是得等上 20 分钟。顾立楷说,他们正持续与更多租赁车行洽谈,希望有更多驾驶加入,目标是让人人 5 分钟内有车坐。
另外,读者搭乘 Uber 时或许也曾遇过 Uber 著名的「动态定价」,在尖峰时刻费用飙升到本来的两倍,顾立楷说,动态定价并非人工设定,而是基于系统侦测使用者用车状况自动调整。全球平均遇上动态定价的比例为 5%,台湾则是 1-2%。
司机光靠 Uber 收入,就足以买钻戒、付学费
其实全球 Uber 都在抢司机,即使是发展最为成熟的旧金山也仍持续招募中,先前在美国与竞争者 Lyft 的司机争夺战就闹得沸沸扬扬。Uber 在台湾与租赁车行合作,给予有执业牌照的驾驶在闲置时间赚点外快。顾立楷强调,Uber 相当重视与司机达成双方互惠的理想,比如有人光靠 Uber 收入就足以支付孩子学费或买颗结婚钻戒。他也自数据中观察到,有 20%-30% 的合作驾驶几乎「全职」(每天八小时「上线」)跑 Uber,也不乏干脆自己买车加入车行,「跳槽」到 Uber 的出租车运将。
驾驶、乘客互评机制,确保服务质量
为了确保服务质量,Uber 藉由使用者评分机制「筛选」司机,满分 5 分,目前所有驾驶平均星等达 4.7 分。如果遭遇严重客诉或是评分在某个标准以下,Uber 便会召回司机「再教育」,如果情况依然没有改善,就会中止合作。有经验的读者也许已知道,作为乘客,司机同样有权评分,假如「太过分」,也会被 Uber 停权,无法继续搭乘黑头车。
顾立楷表示,曾有一名驾驶态度良好、服务得宜,分数却不及格,细究之下才发现他「常常忘记按 app 中的『行程结束』」,导致乘客费用剧增因而投诉。这也突显年龄较大的驾驶与新科技之间仍存有「代沟」,所幸经过再次训练,已经解决。不过相较出租车蓄意「绕路」乘客通常只能认哉,Uber 会记录详细路线,如有问题使用者可以据此申诉,多少还是比较有保障。
由于仍需吸引更多司机加入 Uber,而且说服司机留在 Uber,目前 Uber 除了车资与司机拆帐,每趟也补贴数百元不等的金额,这些预算可算作营销投入,随着未来乘车人数渐增,并且考虑车辆数量以及司机收入,将会取消补贴。
未来计划:拓点中南部、增加 SUV 休旅车、开放 API
Uber 在台湾未来一年的主要计划,除了将服务延伸至台中、高雄,科技人口众多的新竹亦在考虑范围之内,也已开始与台湾本土网络服务商谈 API 合作的事宜。八月下旬 Uber 正式宣布开放 API,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传送搭车地点、目的地、取得预计到达时间、过去的搭乘历史等信息。未来可以预期「含有地图」的 app,包括餐饮、旅馆、航空等都会看到 Uber 的踪迹。
现在 Uber 台湾有 UberBlack(尊荣优步,双 B 轿车)、UberX(菁英优步,油电混合车)两种产品,多为一般客车,不过也有几台休旅车。鉴于消费者需求,未来也将独立推出休旅车的选项,方便全家或朋友集体出游。
开进全球 200 多座城市
Uber 2009 年发迹于旧金山,被网络女王 Mary Meeker 称作「出租车产业颠覆者」,发展迅猛而且相当高调,现在已经拓展到全球 200 多座城市,全亚洲占了 30 几个,亚洲表现最为耀眼的城市包括国际商务发达的新加坡、出租车素质有待加强的上海、环境相对危险的印度,条件背景大异其趣,但都造就 Uber 的成功。而尽管 Uber 在许多城市都面临碰撞法律的问题、并发生出租车司机大规模反抗的事件,但目前为止「还没退出任何一座城市」,只有某些争议服务被封杀。
而各国出租车面对 Uber 的惶恐也于七月蔓延到台北,顾立楷说,主管机关交通部已与他们联系,但 Uber 方面相信台湾对于科技的态度是开放的,并不担忧遭到阻挠。他引述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的比喻表示,台北 Uber 的首要任务仍是累积更多「冰(ice,意指汽车)」,消融「热度(heat,意指叫车需求)」,并且仍以服务「人」为主,至于国外已经开始风行的快递服务 UberRUSH 仍在评估。
囿限于全球政策,其实 Uber 打从刚进入台湾,对于一切数据就非常保密,无论是配合的车行、驾驶数量、使用者人数、确切的补贴金额等等,通通「无可奉告」,只能给出无根基可循的百分比数字。不过,从小黄集结抗议来看,其对于出租车产业的威胁已经浮现,说明 Uber 抢客的功力不容小觑。不久的未来,Uber 将进军大众运输、出租车不若台北发达的台中、高雄,也许会产生不同的发展轨迹,值得大家关注。
Uber 台湾一周年影片
文章原出处:Inside